目前,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。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认知行为疗法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1.睡眠限制:通过减少花在床上觉醒的时间,来改善睡眠质量。
2.刺激控制:减少睡眠环境中与睡眠不相符的刺激,即在床上只做与睡眠相关的事情,帮助失眠患者重新建立睡眠与床、卧室之间正确的连结。
3.放松训练:又叫松弛疗法。通过放松,帮助更好地入睡。常见的放松训练方式有腹式呼吸法、肌肉放松法、意向放松法。
4.睡眠卫生教育:保持卧室环境安静、舒适以及适宜的光线和温度;睡前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和食物,避免进行引起兴奋的活动;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,坚持规律运动。
5.认知疗法:帮助患者学习正确的睡眠知识,纠正其对睡眠的误解。
常见的不合理认知有:
非黑即白:看待事情只有对和错。例如,患者认为每晚必须要睡够8小时才能感到精力充沛,如果睡不够8小时等于一晚上没睡。
以偏概全:用少数或单一的负面状况来概括整体。醒来的时候状态不太好,而昨晚刚好没睡好,就把状态不好归咎于此。
灾难化:把一件小事无限放大,将事情的后果严重化。这在失眠的人身上很常见,他们常常担心失眠一小时对第二天的表现会有影响,从而产生焦虑情绪。
选择性注意:只关注某一方面的情况或证据,只看到不好的一面。有的人可能平时睡眠都还好,就一天没睡好,他们就只关注没睡好的那一天,认为自己的睡眠出了问题。
提高睡眠质量的小建议
1.“生物钟”很重要。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建立正常的生物钟,是改善睡眠质量的第一步。
2.“兴奋剂”要不得。睡前避免使用让大脑兴奋的物质,比如浓茶、咖啡、烟草等。
3.“病”一定要治。如果是某种疾病影响睡眠,一定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尤其是干扰生物钟的重大疾病。
4.睡前适当运动。适当锻炼身体,如练气功、打太极拳、练瑜伽等,避免睡前剧烈运动。
5.良好的生活习惯。睡前泡脚或洗个热水澡,能使身心都得到放松。
6.“白日兴奋”。白天尽量忙起来,适当午休,时间不要太长。
作者: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林铮王秋棠